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又称“皋城”,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副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接点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城市、国家级陆路交通枢纽城市。辖区东邻省城合肥市,南接安庆市和湖北省黄冈市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固始毗连,北接淮南市并与阜阳市隔河相望,幅员15451.2平方公里。市辖金安、裕安、叶集3个区,霍邱、金寨、霍山、舒城4个县,以及国家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省级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区(六安金安经济开发区)、六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设130个乡镇,10个街道,138个城市社区,1810个行政村。2020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87.86万人。
2021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位次创历史最好水平。生产总值增长11%,居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居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居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6%,居全省第三;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4%、10.8%,居全省第五、第六。
六安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皋陶及部族在这里生息,故六安又称“皋城”。夏商时,六为淮河以南方国,西周至春秋,封国林立,境内先后形成英、六、蓼、群舒等侯国。战国时,先后隶属吴、楚。秦时,今六安东南、霍山、舒城大部地区属衡山郡,置潜县;其余属九江郡,置六县、寿春、安丰三县,郡治寿春。楚汉相争,项羽于公元前206年封六地人英布(黥布)为九江王,定都于六。汉初置淮南国,仍都六。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立少子刘长为淮南王,徙都寿春。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原淮南地析分为淮南国(王刘安)、衡山国(王刘勃)、庐江国(王刘赐)。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封景帝之孙刘庆为六安王,改王都六县为六安县,“六安”之名沿用至今。东汉分属九江郡、庐江郡。三国时由魏控制。两晋时分属豫州的安丰郡,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隋时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唐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北宋置六安县,属寿州,重和元年(1118年)升六安县为六安军。元朝分属河南行省安丰路和庐州路,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始设六安州,领六安、英山二县。明时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清初属江南行省左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康熙六年(1667年)设安徽省,六安属之;雍正二年(1724年)升六安州为直隶州,领霍山、英山二县。中华民国成立,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安徽省,民国三年至十七年(1914至1928年),舒城、六安、霍山属安庆道,寿县、霍邱属淮三四道。1932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六安、舒城、霍山县属第三行政督察区。同年10月析安徽省六安、霍山、霍邱,河南省商城、固始5县边区55个保设立煌县。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同年9月改立煌县为金寨县。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专员公署。六安专区领六安、霍山、舒城、寿县、霍邱、金寨县。1971年3月,改专区为六安行政公署。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正式成立。2015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六安市叶集区。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六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从党的创立到新中国诞生,六安28年红旗不倒,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和建立新中国的一方坚实基石。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六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商南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震动全国,苏家埠战役光耀军史,经典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从这里诞生传唱天下。六安是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境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苏区建设成为全国典范。在六安境内组建或以六安儿女为主建立多支红军主力部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十五军、第二十八军的主要诞生地,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四支队在六安发展壮大,走向皖中和皖东抗日前线。六安是安徽省国共合作抗日的指挥中心、活动中心,是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人才的重要输送地。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六安是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东路突围的发生地,见证了“皮旅”在中原突围中创造的伟大奇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战场,张家店战斗开辟了大别山革命斗争和皖西解放区的新局面;是解放大军实施战略决战的前进基地和坚实后方,为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六安是热血浸染的英雄土地。六安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据不完全统计,六安有30万儿女在革命中英勇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就有25900多人,占新中国成立前全省烈士总数的44%。在1955—1964年授衔的1614位开国将军中,从六安走出的就有108位(上将1位、中将11位、少将96位),位列全国第三,占全省130位开国将军的83%,金寨和原六安县位列全国十大将军县。全市现有登记在册革命遗址563处,境内的山山水水都浸润着革命先辈的青春热血,熔铸着六安儿女的不屈忠魂。
六安是红色精神的一方高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中,六安人民与大别山其他人民一起,铸就了彪炳史册的大别山精神。由于大别山精神形成区域广、持续时间长、红色积淀深,因而内涵更加丰富,底蕴更加深厚,地域特色和时代特点更加显著。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情感之中。大别山精神作为六安人民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六安人民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再创辉煌。
自1958年始,六安人民历时14年兴建了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水利工程,以最高日上工80万人、累计4亿工日的“人民战争”,开挖了6亿立方米的土方量,建成五大水库、三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6万多座各类渠系建筑物,以及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0多万座塘堰,覆盖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灌溉面积1000多万亩的特大灌区,被誉为“新中国治水史上的一座丰碑”。1958年开工建设,自1972年建成运行至2018年,淠史杭工程累计灌溉引水1625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56亿亩,增产粮食583.8亿公斤,抗旱减灾效益1400多亿元,在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城市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伟大工程孕育了特有的淠史杭精神,与“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一脉相承,充分印证了六安人民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贡献。
六安地处北亚热带与温带之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良。巍巍大别山,滔滔淠史杭,山高水长,山清水秀,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六安资源丰富,有充足的农产品资源,盛产粮、棉、油、茶、麻、桑、畜禽、水产、蔬菜、水果、板栗、油茶、木材、毛竹、中药材、食用菌等110多种农副产品,为全国粮、油、猪、禽高产区。素有江淮粮仓、白鹅王国、名茶之都、中药宝库、丝绸之府、水电之乡等美誉,其中六安瓜片、皖西白鹅、霍山石斛、天麻、灵芝、茯苓、百合、断血流,以及龙舒贡席、霍邱柳编、叶集板材、金寨山珍、金裕脆桃、舒城油茶、霍寿黑猪、万佛湖鱼头、临水玉泉、迎驾贡酒等称誉全国。境内山、岗、丘、畴层次分明,淠、汲、史、沣、杭埠、丰乐、淝、淮等河纵横其间,风景优美,环境宜人,荣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等称号。
六安自然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其“襟江带淮”的区域特色、“承东接西”的地理位置与“山环英霍”的秀美风光。淠河和淠河总干渠流经市区20余公里,形成2.5万亩水面、5000亩两岸绿地的城市生态带。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拥有国家AAAA级以上景区26家(其中AAAAA级2家),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9个,省级红色旅游景点景区15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大别山天堂寨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原始地质景观和完整的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及丰富的珍稀动植物,是生态旅游和教学科研的绝佳之地。以佛子岭水库、龙河口水库为代表的六大水库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散落皖西大地,山魂水魄,碧水蓝天,构成六安山水文化的独特魅力。六安文化源远流长,古城、古镇、古民居、古战场构成六安旅游文化的优美画卷。民风、民俗、民歌、民谣展示千百年来六安人民的质朴和真诚。六安是国家公布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红色土地,传承着红色故事,回响着红色歌谣,遍布着红色印迹,构成六安红色文化旅游胜地。
古往今来,六安这块土地英才辈出。涌现出上古圣祖皋陶、楚国令尹孙叔敖、秦汉九江王英布、西汉大教育家文翁、三国名将周瑜、东晋重臣何充、“宋画第一”李公麟,明代兽医学鼻祖喻本元、喻本亨兄弟,大清相国周祖培、一代帝师孙家鼐,民国执政段祺瑞、“左翼”作家蒋光慈、民主斗士朱蕴山、革命先驱许继慎、党史英杰舒传贤、抗日名将孙立人等著名历史人物。
六安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襟江济淮,连豫望吴,居鄂豫皖三省交接之地,扼中原至东南沿海交通要冲,在区域发展上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古诗赞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六安市区离合肥市区不足60公里,距新桥国际机场50分钟车程。境内水、陆、铁路皆通,为高速公路、铁路密集地区,实现半小时到合肥,1.5小时到武汉、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4小时到上海、浙江等长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5小时到京津冀地区,10小时到成渝都市圈。沪陕、沪蓉、济广、京台等4条高速公路和合武高铁、合安高铁,宁西、阜六、合九铁路穿境而过,7条国道及25条省道纵横全境。2020年,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以农村公路为网络、水路航空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国家陆路交通运输枢纽城市。
六安资源富集,经济繁荣。有1000多万亩广阔山场,近400万亩可养水面,120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六大水库积蓄II类以上优质水源70亿立方米。有40多种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其中霍邱铁矿探明储量20亿吨以上,远景储量30亿吨,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五;金寨钼矿探明储量220万吨以上,开采潜在价值达1万亿元。六安产业发达,全市形成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采矿冶金(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体系,创建13个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5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21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位次创历史最高水平。生产总值增长11%,位居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位居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位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位居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6%,位居全省第三;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4%、10.8%。
六安绿色振兴、跨越发展。“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建设覆盖全市7个县区106个乡镇,总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0%以上。从北部沿淮河、淠河地区的淮淠生态经济带,中部丘岗区的“江淮果岭”,到中南部浅山区的“六安茶谷”,再到西南部深山区的“西山药库”,四大板块梯次展开,形成布局全面、平衡推进的绿色产业发展格局。以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八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茶产业成为群众绿色增收重要途径,淠淮沿线稻虾综养呈现井喷态势,江淮果岭建设硕果累累,西山药库打造“仙草故里、康养胜地”。围绕金寨县红色健康旅游、霍山县大别山全域旅游、舒城县万佛湖周边休闲度假、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裕安区淠河湿地等重要节点体系,实现茶旅、果旅、药旅、文旅融合深层发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成功转变。
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六安市曾是全省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扶贫任务重的地区之一,也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域。2012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牢记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六安时的殷殷嘱托,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市之力攻克贫困堡垒。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2.5亿元,整合涉农资金135.7亿元,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461个;探索出光伏扶贫、扶贫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特殊困难群体社会化组织化养护、“深贫保”等宝贵经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市70.9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出列,5个贫困县区高质量摘帽,历史性地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六安市大湾村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老区人民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2020年末,全市有普通高校4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普通高中52所,普通初中288所,入学率99.99%;小学493所,入学率为100%。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771家,其中三级医疗机构3家,二级医疗机构34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6家。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26758张,医疗人员23583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日益健全,2020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0个,公共图书馆8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个,博物馆12个,广播电视台5家,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7.13万户,综合人口覆盖率99.91%。2020年末,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194.61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11.2万人。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登记科技成果1127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7%;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达99.2%,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民生福祉显著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三五”期间,生产总值达到1669.5亿元,为2015年的1.6倍;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超千家,实现增加值为2015年的1.5倍;农业特色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50亿元,为2015年的1.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35亿元,为2015年的1.6倍。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初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高铁、三普铁”铁路网络形成,全市公路总里程25087公里,位居全省第一。金安区毛坦厂镇、裕安区独山镇入选国家特色小镇,累计创建8个省级特色小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9%,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51%提升到92%,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7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全市130个乡镇1810个村,已有103个乡镇1039个村入列各级文明镇村,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59.32%。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08亿元,滚动实施54项民生工程;投资750亿元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0.72万套;综合整治改造老旧小区103个,改造农村危房6.24万户;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5年的1.5倍和1.6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青山绿水红土地,皖西皋城金六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地建市以来,六安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生态优良、经济繁荣、文化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安居的新六安赫然屹立于皖西大地。回望过去,激情澎湃;凝望当今,宏图已展;展望未来,信心满怀!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全市上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顽强拼搏,以坚若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开创新时代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齐心共创六安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相关网站
-
国家数据局官方网站(www.nda.gov.cn)
更新时间: 2022-11-14 -
安徽政务服务网(www.ahzwfw.gov.cn)
更新时间: 2022-11-14 -
中国政府采购网www.ccgp.gov.cn
更新时间: 2022-11-14 -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登录入口https://www.gsxt.gov.cn
更新时间: 2022-11-14 -
中国海关企业进出口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更新时间: 2022-11-14 -
中国雄安官网www.xiongan.gov.cn
更新时间: 2022-11-14 -
新沂市人民政府网官网www.xy.gov.cn
更新时间: 2022-11-14 -
邳州市人民政府网官网www.pz.gov.cn
更新时间: 2022-11-14 -
海伦市人民政府网官网www.hailun.gov.cn
更新时间: 2022-11-14 -
肇东市人民政府网官网www.hljzhaodong.gov.cn
更新时间: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