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巧夺天工的工艺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那么什么是榫卯结构呢?传统榫卯一共有多少种?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什么是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是古代建筑结构的一种。在古代,进行房屋建造的时候,没有现代的金属固定件,例如螺丝、钉子等,都是木构架结构进行固定。木构架结构的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1、榫卯结构组合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连接*,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
2、基本榫卯结构
基本的榫卯结构是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
榫卯结构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传统榫卯一共有多少种
传统榫卯可以从其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大致上分为明榫、暗榫、闷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勾挂榫、格角榫、粽角榫、燕尾榫、楔钉榫以及走马销等类。
1、明榫、暗榫、闷榫
明榫主要根据其表面形态进行区分的。明榫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表面能看到的榫头,而暗榫是在家具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因为两部件结合后不露榫头,所以也叫“闷榫”。
2、套榫
明清家具椅子搭脑不出挑,与腿交接时不用夹头榫,常采用腿料作方形出榫,搭脑相应的挖方形榫眼套接,所以叫做套榫。
3、夹头榫
夹头榫是案形家具中*常见的榫卯结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的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4、插肩榫
除夹头榫之外,插肩榫也是案形家具的一种榫卯结构。其结构和夹头榫的结构相似,也是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不同的是在插肩榫中,腿足的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
5、抱肩榫
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
关于什么是榫卯结构,传统榫卯一共有多少种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外来者。